未分类

上海誉享财富深度解析 信托兑付风波频现 投资者如何防陷阱(转载)

  近几年,中国信托业发展可谓迅猛,2009年以来,连续4年保持在50%以上的同比增长率。据中国信托行业协会披露,2013年我国信托业资产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,达到了10.91万元,同比增长46%。然而信托业资产规模快速膨胀的背后,风险也在积累和凸显。进入2014年以来,信托业兑付危机频频爆发。中诚信托30亿元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余波未了,吉林信托近10亿元信托产品再现逾期未兑付,华润信托稳益系列集合信托产品也出现本金大幅亏损的状况。近期信托业兑付危机频现到底有何原因?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该怎么防范风险避免陷阱?信托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监管趋势又会怎么样?
  信托业急速膨胀的原因是什么?这么庞大的资金到底流向了哪些行业?
  一方面和通道业务有一定的关系,银行一些客户,这些客户比如说房地产业,或者矿业,它的风险比较高了之后,银行进行授信的时候,也受到一些限制,这样这些项目就逐渐进入信托的领域,这是通道业务迅速的增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;
  另一方面一些私募也是以信托的方式来融资的,有以投资类的一些信托也有比较快速的增长。像矿产项目的投资项目,投资于债券市场的投资类的项目。这些都是这两年来增长比较快的一些类型。
  还有就是目前消费者投资渠道有限,近几年来,实际上存款利率放开也是逐步的过程,大家存款能够得到的利息收入是比较低的,对于抗通胀显得比较乏力,储蓄户都在寻找一些其他的渠道,能够增加自己的利息收入,或者是红利收入等等,这样很多资金都在寻求,或者是以信托的方式,或者银行理财产品的方式,当然,其他一些渠道比如说一些高利贷,他们风险就更高利息了,券商、资管项目,这些就是可以产生的收入,相对来说收益率比存款要高一些。
  其实2011年到2012年是信托发行的高峰期,对应的兑付高峰期出现在2013年到2014年,今年共计8547个信托产品到期,总规模达到12733.06亿元。这1.2万亿如果仅仅是一个平常兑付的话,规模也没有大到哪儿去,比如银行总的贷款现在已经达到了70万亿,如果是信托业总的资产管理的规模,也是超过了10万亿,这1.2万亿也不是太大。可能需要看看这1.2万亿到底多少兑付会出现困难,这样实际上是与信托它所投的一些项目,是联系在一起的,有些项目现金流出现问题,从行业的角度上来看,比如矿业是一个比较显著的有风险这么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领域,房地产的信托也是在过去几年里头,等于说是属于占得很大的一个份额,房地产也在出现,一些风险已经逐渐暴露出来,可见矿产风险非常明显已经暴露出来,不仅是风险,比如煤矿的价格,可以说过去两年里头一直在跌的状态,如果说是国际的煤价,从2010年的后半年比较高峰的状态,到现在已经跌了应该是30%,咱们国内煤炭价格从2011年比较高峰的地方,到现在也跌了20%了。因为国际煤价是领先于国内煤价的,这样从这个角度看,有可能我们煤价要想复苏还是比较遥远的。
  信托兑付危机频频爆发,究其原因是什么?又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呈集中爆发的态势?
  【案例】
  从个体的信托角度看,比如说以诚至金开项目来看,首先它投资的项目是矿产的项目,它的投资的形式就购买了相当于是母公司的股权,可是它的信托既然是有期限的,为了保证收益,所以做了一个回购的安排,到了一定时间,那个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拥有者去购买,以比较高的价格把股权再回购,买回去,这样可以给投资者一个现金的回报,包括比较好的收益。实际上在这个安排上,表面上是股权的投资,实际回购的安排非常类似于贷款的实质,所以可以仍然用咱们以前用的一个说法,是假股权,真债权,表面上是股权,实际上是个债权。这样它就依赖于项目控制人他的偿还能力,它在安排里头,把下面有几个项目作为一个质押品,可是下边几个项目也都是矿业。
  所以这个质押品本身的价值也依赖于矿产整个行业它的价格走势,也是实际控制人的还款能力,因为一切都是矿,他也是依赖煤矿行业的走势,如果一旦煤矿行业陷入了困境,首先实际控制人他的流动性就会枯竭,他来偿还的能力就会枯竭。可同时他作为质押项目本身的价值也会大幅的缩水,实际上这种结构的安排,表面上不仅有质押的保护,因为里头还要讲到结构的安排,优先和劣后,在这个结构安排里头,投资者他们是占有优先的那一层,项目实际控制人他实际上是占有的劣后那一层。
  可是在这个信托项目的设计里头,它的规模的比例是100比1,这样劣后层本身能够起到的缓冲作用,劣后层的作用在于什么?就是一旦出现亏损,首先由劣后层来承担,如果亏损超过了劣后层金额的话,上边的损失再由优先层再来承担。如果现在是100比1这种优先对劣后的比例,也就意味着,整个项目如果损失超过了1%,优先级的投资者开始要受到损失了,这样的话也说明像这个劣后层是非常象征意义的劣后层,在其他规模里边不像这么极端,劣后层会厚一些,缓冲作用会更加突出一些。
  这个例子,最大弱点无论是它的还款能力,还是质押物,都是有正相关的东西,如果是还款能力一枯竭,实际上下面质押物价值也就大幅缩水。当然了,在兑付出现了危机之后,各方也做了很多的补救措施,包括质押物里头有两个煤矿的项目,以前一些证还没有发,现在加速把证发的话,使得这两个项目的价值一下就有显著的提升了,总体来讲,它的安排实际上是有多重的叫“增信”,对于优先级的投资者,有多重的保护的措施,由于这些保护措施是正相关的,只要其中一个保护措施失效的时候,其他保护措施也都强烈的都缩水,这个实际上是设计里头比较大的一个风险漏洞吧。
  对于这种有分级的产品,在国际上也已经有先例,我们在一定程度上,可能从西方学来的一些增进的模式。西方资产证券化实际上也有类似安排,可是西方资产证券化一个特点,各种东西是分散的,风险是分散的,不同增信也考虑到尽量使它们关联度不这么紧密,如果一个增进措施,另一个还没有失效,这样还可以比较有效保证投资者投资稳定性。
  所谓爆发式的风险的出现或者是兑付危机的出现,他一般都是由于在当时的时候,这些行业或这些类似的项目比较热,一方面投资者也对这个比较乐观,或者投资者没有仔细去看这个,可是信托公司他们在评估的时候,可能也比较乐观一些,这个里头也有很多其他的环节,包括对于抵质押的这些项目他们价值的评估,还有就是对于要偿还债务,实际控制人,他们未来现金的资本是不是雄厚,他们能力的一些评估,这些评估在当时比较乐观的环境下,因为当时应该可以说矿产,大家对它们还是比较乐观的。这样也有一点盲目乐观,也就发的比较多。喜欢一窝蜂而上,从长期的角度看,比较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做一些所谓资产的配置,是比较平衡来分散自己的风险,多方面来考量。
  房地产信托风险会集中爆发吗?
  兑付这个问题,有两件事情,我们从中诚信托这个产品也看到了这个问题,首先第一点,项目的实际控制人,它要还款,它还款能力,也有是它的现金流会不会出现了困难,这是第一个环节。第二个环节如果现金流出现了困难,其他的增信措施会不会有效,其他增信措施在中诚信托产品里头,包括分层的结构还有抵押物,抵押物的价值是不是剧烈缩水了。我们看到房地产在现在这一个时间点上,我们可以看到,有些地区,有些地域房地产出现了一些泡沫的破裂,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了或者是停滞或者是下降。
  可是从全国的角度来看,房地产价格在现在这个时点上还没有出现巨大的崩盘的现象,可是在同时的情况下,因为大家意识到房地产的风险,无论是银行业,还是其他资金来源,他们也是收紧了对房地产资金的供应。这样我们去看房地产的信托,绝对会有一些信托出现兑付的困难,因为现金供应缩减了,而且房地产又是个高杠杆的行业,而且事实上最近已经出现了有一些房地产的信托,已经出现了兑付的困难,这个是和现金流相关的。
  既然现金流造成兑付的困难,下面一步就是之后的项目是不是严重缩水,一般来讲这种以项目作为投资标的的信托,它在设计的时候,它会对项目进行价值的评估。供应资金的金额应该是比项目本身的价值要少很多,这样的话保证投资者可以受到足够的保护。也就是说,只要是作为增信这些抵押的项目,它不至于特别大幅的缩水,比如腰斩之类的。
  从价值的角度上来看,投资者还是最终应该可以得到比较高的,可以说它的本金应该还是有比较好的希望,可是如果一旦出现兑付困难,要经过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件事情,需要找到下一家,一个接手的机构,来买下这些项目,这样才可以把钱再给投资者,也就意味着兑付本身应该会出现不少的问题。可是至于投资者最终他能够拿到自己本金的多少,我想可能不一定是太悲观,在这个时点上。目前的情况下,从咱们全国的范围角度看,房地产价格还没有出现(崩盘的迹象)。
  投资者要学会如何去甄别一些风险,更仔细自己来盘但自己是不是适合去投资这一类的产品
  怎么样防止坑爹?
  投资,更多应该通过自己去判断产品适不适合,因为这些产品未来可能我想无论从披露的角度上看,还是从各方的权、责角度上看,可能都有一些空间,需要再去改进一些。这是一方面,还有就是产品的本身,产品设计本身也是对于风险的防范不够强,比如说风险集中的问题,风险共振的问题等等。可是投资者在以后越来越需要依赖自己的判断,比如说我财产有多少部分可以拿来做这种投资,因为这种投资首先是有一定的期限,自己的投资在这个期限内又拿不出来,自己随时需要的钱,还得考虑得留一些零花钱,这些问题。其次就是到底自己能不能承受这种风险,因为实际上逐渐大家可以看到,在市场上自己可以放钱的地方,逐渐形成了比较连续的谱,未来有银行存款保险,现在存款也应该是最安全的。
  当然如果是买国债的话,从兑付的角度看没有任何的风险,买国债的话,如果想在期限到之前要去变现,也可能面临价格变动的风险。对于银行理财产品,因为它和存款还不是完全一样的,它的风险比存款稍微高一些,信托产品无论从期限的角度上看,还是风险上来看,比这些高一些,也是比较高的收益。这样大家逐渐在投资的时候,去看产品不能仅看预期回报率,投资者就在盯着这个,哪个预期回报率高就要投哪个。还要考虑风险,这个风险是不是和自己本身现在的承受能力是匹配的。
  是不是在购买房地产信托和矿产信托的时候,就需要投资者格外谨慎呢?
  行业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风险评估环节。比如,矿产这两年来,或者煤炭的价格一直处于跌的状态,房地产在涨到现在这么一个高位之后也是面临着很多的风险。所以如果是在投资任何一个具体项目的时候,你永远无法是去忽视,永远是不应该忽视大的背景。比如说投股市的时候,你肯定有一个考虑整个大市,是在牛市的过程还是在熊市的过程,必须要考虑这个过程。无论是投股,还是投信托,下一个就是你要考虑这个行业是在向上走的行业,还是向下走的行业,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  银行或者第三方销售的误导现象,投资者应该如何分辨?
  销售的误导问题也是一直监管方特别着力想要去监管,去打压,不断的规范,这是监管者监管的重点之一。实际发生是不是有这个,销售者他当然比较希望更快的销售,可以达到自己的业绩指标,从主观上他有一定的误导动因。当然一些规则上是在规范这些,他是不是去真正的违反了这规则?是他个人要负责的。
  法律法规对这块监管力度其实还是不够的?
  实际一些规章制度我觉得还是有不少比较明确的规章制度,只是在规章制度本身的执行和规章制度本身的监控这些方面,还是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。对于投资者来讲,从以前的角度上看,大家把刚性兑付作为一个假设,在投资的时候作为一个假设,这样没有动力去防范虚假的销售了,而且他觉得一旦出了问题的话,就以虚假销售作为理由要求偿还,要求维权。可是这样的话,这种刚性兑付预期,使得在一定程度无论是销售者还是投资者,不再去看风险了,对风险的漠视。只有真正让投资者承担这个风险,才会使得投资者重视这件事,投资者在听销售的一些描述的时候,他才会特别的仔细的去分辨,所以实际上打破刚性兑付,对于投资者本身的素质,还有对于销售者,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都是有一个提高的作用。
  怎么看待这种无证经营的?
  无证经营确实需要非常严格的取缔,因为金融业,尤其是发有一定规模的产品,这样影响的人也是比较多的,一旦出了任何的问题,对整个社会的影响,包括它对整个行业信赖的程度,大家对于自己的钱和投资的心理是不是安稳,作用都特别的大。也是为什么金融业是相对于非金融业的机构来比,金融业的机构监管都是比较严格的。同时在金融业这个业态里头,监管最严实际上是银行,因为银行是大家存款的地方,整个影响社会人心的稳定性。所以如果是从事金融的业务,照说它就应该是有相应的牌照,有相应和牌照相关的各种监管,实际上是配套金融业的监管。如果是无照经营一些金融的业务的话,这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的可怕的。
  怎么看待借着“信托”这样的名义来打擦边球?
  “不是信托公司,发的产品被称为信托”,从事的业务也不是信托的业务,可是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叫做是信托,这个实际上也会产生不少的影响,应该说个人投资者或者广大的民众,这些产品本身照说任何一种产品,或者任何一种机构有相应的监管机构,如果这些没有受到监管、没有牌照,从事一些和自己的名称不相符的活动,实际上一般民众也无法去区分,这样整个影响到相应行业的信誉。
  对于信托的监管是不是比较宽松的,未来信托的监管会走向什么方向?信托公司自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者条件?
  信托公司过去这几年,它的膨胀是非常迅速的,在此过程中,很多业务的技术含量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高,比较单纯一些,更多把一些产品进行了包装,当然了其中有一些净值调查等等一些成分。可是在这种快速的成长这么一个过程中,实际上许多环节它都没有足够的严密,同时这个市场本身对它产品的需求又是非常非常大巨大,一种渴求,这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之后,唯有打破了刚性兑付,投资者才会慢下来,具体来看我怎么挑选这些产品,因为以前的时候只是我看哪个收益率高就买这个,大家争破了头皮去抢收益率高的产品。这样也会使得信托业机构它在推出产品的时候,它也需要考虑投资者的需要,这样也就在这个意义上又推动了信托业本身能力的提升。
  投资者的资金按怎么样的比例进行投资才是比较合理的?
  量力而行,如果自己现在有很多余钱,这个余钱有一部分,可以放在比较长期,也可以高风险一些投资里头,要给自己留有一些余地去应急,所以说一个普通的投资者的家庭,他需要看自己到底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,如果是在创业的阶段,我想他的余钱比较有限,可能更多要照顾到自己短时间的需要,逐渐进入到中年期,需要做长期的规划,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,他需要更多考虑是保,保证自己保本的角度。誉享微信@yuxiangcaifu &&& www.yuxiangcf.com

https://www.richdady.cn/news/item-259.html

留言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